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个简单的行动,让10万孩子坚定“我能行”

2014-02-19 奇兰·贝儿·瑟西 少年商学院

这是youthMBA微信(点击标题下方“少年商学院”关注我们)的第321次分享,作者是奇兰·贝儿·瑟西(Kiran Bir Sethi),由她担任校长的河沿小学在印度排名前十,她发起的“全球孩童创意行动”旨在引导中小学生自主发现社会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。我们已在Facebook上与她联系授权。

截至2014年2月18日共有位122322朋友与您一起订阅微信公众号youthMBA

 

“传染”是一个好词,即使是在甲流肆虐的今天,我依然喜欢这个词。笑和热情是会传染的,灵感也是。我们都听过一些杰出的演讲者讲过各自精彩的故事,但是在我看来,有种相同的东西在影响他们——他们都被传染了一种我称之为“我能行”的“病毒”。

 

那么问题就来了,为什么只有他们能被“传染”而获得成功?在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泱泱大国,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人?真的是因为运气和机遇么?能不能有意识地、有计划地被“传染”呢?所以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我关于“传染”的故事。

 

当我只有17岁的时候,我就被“传染”了。那个时候,还只是设计学院的学生的我,和大人们交流碰撞,而他们真的认同了我的想法,不断和我辩论,我们喝茶聊天,探讨得很深入。

 

我很震撼,这种感觉是那么奇妙,是那么具有感染力。我多么希望,我早在7岁的时候就被“传染”了。所以,10年前,当我来到河沿小学的时候,我就开始了教学实验:我在那里创建和完善一个设计流程,一个可以不断传染“我能行”意念的流程。

 

我做到了!那就是:如果能把学习带到现实当中来,即模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分界线,那么,孩子们将经历一个自我认知事物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他们能看到变化,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改变,接受改变,并受到鼓舞,不断主导变化的发生。这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,孩子们将变得更具竞争力,不再感到无助。

 

这些其实都是常识,几乎每个人都知道。但我想向你们展示我们在河沿小学是怎么实践这一过程的:

 

我们五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儿童权益的课程,他们被要求制作庙里所用的香,连续工作八个小时,以此体验童工的境遇。

 

当这些孩子连续工作了两个小时后,他们后背酸痛,心态也被改变了。他们马上感受到了这种变化,起身走上街头,用切身感受说服城市里的每一个人:童工制度必须被禁止。他们和企业家、工头诚恳对话,表达自己这一愿景。


出发前他们中的许多人非常紧张,但当他们的诉求得到尊重时,他们马上就露出轻松满意的笑容——一种你永远无法在课堂上见到的表情。


(上图为奇兰·贝儿·瑟西校长被河沿小学的学生围绕,学生手中的“I can”字眼是她所发起的全球孩童创意行动(Design For Change)的口号)


当孩子们经历了这些,他们就从“老师教我的”变成了“我正在做”,这就是“我能行”的思维转变。而这是一个可以被激发和培养的过程。不过,也有家长担心,“我们的孩子能造福人类这非常好,但是数学、自然科学、英语……这些课程被耽误了怎么办?让我看看成绩吧!”


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,当孩子们被信任和赋予权力去做一件事时,不论他们擅不擅长,他们都能做好。2009年,印度当局曾对当地超过2000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能力评估,结果表明,河沿小学的综合排名在全国前十,包括语数英等学科能力在内。由此可见,这方法很有效。

 

早在2007年,我们就开始推广这个方法。当时,我们联合了周围其他小学的孩子,一起走出校园去“传染”整个Ahmedabad城(少年商学院微信编辑注:Ahmedabad是印度西部一个大城市)。


这不再是河沿小学的事情,我们厚着脸皮,走进市政厅、警察局、出版社,走进各个公司和市场,对那里的人说,“你什么时候才会觉醒,而意识到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?你什么时候才会把孩子们当作社会的一份子?很简单!只要你向孩子敞开心扉,和他们交流想法。”

 

你们猜,人们做了怎样的回应?


2007年开始,每隔两个月,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会停止行车一天,交警和一些公益组织前来帮助孩子们,把这里改造为临时的免费的嬉戏乐园,孩子们可以在此玩滑轮、画画、跳舞、看乐队和魔术表演……Ahmedabad城正用这种方法告诉她的孩子们:你们能行!这座城市因此被认为是印度首座儿童爱心城市。

 

这是榜样的作用。从河沿小学的200名学生,到Ahmedabad全城3万多名孩子,我们的行动从未停止,现在已遍及整个印度。2009年的8月份,我们用同样的方法,使得10万名儿童说“我能行”。

 

怎么实现的?我们做了一套简单的工具书,翻译成8种方言,发给了3万2千多所学校,书中只给了孩子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:选一个话题,任何烦扰你的问题,然后找一周,来改变10亿人的生活。

 

他们做到了!关于“改变”的故事如雪片般从印度各地飞来,孩子们找到了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,如都市孤独感,坑坑洼洼的路面和日益严重的酗酒问题,并自行设计了许多方案。其中还有32个学生取消了他们的娃娃亲。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!这不正说明了当大人信任孩子,对他们说“你能行”的时候,他们就真的行!

 

他们做了许多事情:一所不知名的田园小学的学生在街头开展文字接力赛,以此告诉自己的文盲父母文化教育非常重要,并教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单词;有的地方,男孩女孩成群结伙,挨家挨户地收集垃圾;有些地方的学生还通过举办绘画拍卖会,来募集购买助听器的资金……街头游戏、拍卖活动、请愿活动,他们正在改变生活,而我们怎么还能无动于衷,免疫于那样的热情和能量呢?

 

下面这段视频记录了当时的情景:

http://v.qq.com/iframe/player.html?vid=r0125s4tzyv&width=300&height=200&auto=0

【学院君说】

 

本文的作者Kiran Bir Sethi在演讲中提到一个词——“设计流程”,这对应着少年商学院所提倡的“设计思维”。很多人以为设计思维专属于设计师,然而正如Kiran所言,它可能只是一种叫“我能行”的热情能量“病毒”,让孩子们相信:TA可以创造性提问,并通过自己动手以及团队协作,设计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。

 

设计思维并不是摆脱训练有素的思维,而是以训练有素的方式跳出框框。youthMBA少年商学院已与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达成合作意向,为中国儿童定制推出一套设计思维工作坊项目,致力于用设计思维的方法启蒙孩子们自主设计人生、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,整个过程融合于跨学科知识课堂、企业等创意机构的实地职业体验等项目之中。敬请期待。


 

youthMBA少年商学院相关文章:

回复“142”查看《值得多看几遍的华裔少年演讲》

和《孩子教给我们的20条生活经验》

回复“163”查看《“小小产品经理”——新西兰小学趣味教学体验记》

回复“128”查看文章《一切为了曲奇饼:最值得与孩子一起观看的视频短片》

回复“013”查看《给家庭事物定价以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》

回复“178”查看《美国小学竟然支持孩子用计算器做数学作业?!》

回复“022”查看《在中国写了那么多年作文,到美国上第一堂写作课时傻眼了》

回复“025”查看《墙内的中国高校究竟少了什么?》

 

回复“mulu”或“mulu2”分别查看首季和第二季共200篇精选文章列表

(截至2014年2月18日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